在新加坡,有一处名为芽笼(Geylang)的区域,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更因独特的夜生活而闻名遐迩。其中,红灯区作为芽笼的一大特色,吸引着众多人的目光,也引发了诸多故事与讨论。
近日,记者从一位在芽笼参加兴趣班的学员欢玲处了解到一些关于芽笼红灯区的趣事。欢玲回忆,兴趣班班长曾指着落地玻璃窗外对面的一间排屋询问她是否知晓那是什么地方。当时,排屋外坐着几个男人,欢玲摇头表示不知。班长随即告知,那些男子是拉皮条客,而那排屋所在之处是合法的妓院,门前挂着灯笼的屋子皆是此类场所。“大红灯笼高高挂”,这般场景,不禁让人联想到古时的青楼生意。
欢玲提到,芽笼的多元性远不止于此。这里不仅有红灯区,还有众多美食店铺、传统会馆以及各类特色小店,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此前,会馆原坐落于他处,后搬迁至芽笼八巷。她听闻有女同学因会馆迁至红灯区附近,便不敢再来上课,只因害怕被人误会以卖身为业,遭遇无端询价。
谈及与芽笼的渊源,欢玲表示,早年在青涩岁月到狮城实习时,因芽笼房租较低且靠近市中心,男系友们便相约在此合租。男系友们曾讲述,其中一位身材高挑、长相斯文的 Z 君,第一次上班提着公事包路过芽笼红灯区时,竟被一名打扮得花枝招展、在路旁招客的性工作者拍了下屁股并喊 “帅哥”,引得大家大笑不止。据男系友们透露,他们与那些性工作者接触久了,发现她们为人其实并无异样。因常常碰面,还逐渐成了朋友,闲聊中得知不同巷子的性工作者来自不同地区,如有的巷子是白人性工作者,有的则是东南亚性工作者。
出于好奇,欢玲和女系友们也曾相约前往芽笼探索。她们一方面想品尝传说中十分美味的田鸡粥,另一方面也想看看合法红灯区究竟是何种景象。出发前,一名女系友的男朋友充当保镖,特意提醒大家穿着要保守,切勿穿小背心和迷你裙,以免被轻浮男子询价,自找麻烦。
傍晚时分,她们来到红灯区。映入眼帘的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的场景,一家家餐厅内坐满顾客,沙煲中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巷子里,站满了浓妆艳抹、身材火辣、穿着暴露的女子,正搔首弄姿。与此同时,不少中年和老年男子,穿着短裤,嘴里叼着烟,眼神中透露出异样,不仅紧盯着那些性工作者,甚至对欢玲她们几个身着牛仔长裤、朴素 T 恤的女大学生也上下打量。这种目光让她们心中颇为不适,探索各条巷子的兴致也顿时全无。于是,她们快步离开巷子,找到大名鼎鼎的田鸡粥餐室,享用晚餐后便匆匆离去。如今多年过去,欢玲坦言,对于田鸡粥的味道已毫无印象,只记得当时的匆忙。
据悉,为避免影响市容和居民正常生活,新加坡警方规定性工作者不允许在街边拉客,且时常开展突击行动,打击非法站街拉客行为。在新加坡,青楼需持有合法营业执照,青楼女子也必须有工作准证,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欢玲如今已步入中年,她到芽笼不再是为了探索红灯区,而是前往巷子里的会馆参加兴趣班。由于住处远离市区,每次上课她都需提前两小时出发,以防错过巴士或地铁而迟到。尽管上课时间在白天,并无暧昧氛围,但她仍选择穿长裙或长裤,背着长长的画筒,以避免招来异样眼光或被询价。在兴趣班的时光让她倍感美好,同学们亲切友善,老师画功深厚且教学耐心,她总是上完一堂课,便满心期待下一堂。在芽笼八巷,大家谈论的是书画艺术,与红灯区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芽笼,这个充满故事的地方,红灯区只是其复杂面貌的一部分,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在各自的轨迹上,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